喪親
是指因死亡而失去重要親人的客觀情況。
悲傷
是親人離世後從而出現的主要情緒反應,它還包括不同的心理和身體表現,包括認知、社會行為、生理及身體反應 (Stroebe, Hansson, Schut, & Stroebe, 2008)。 悲傷是人們經歷重大失缺時會發生的一個自然和正常的過程。
人們可能會經歷一系列強烈的情緒,包括抑鬱、焦慮、絕望、悲傷、憤怒、內疚、孤獨、渴望與尋找逝者、震驚和麻木等。這些情緒可能會被一些與逝者有關的事物所觸發,例如一首歌、一張照片或一個地方。
悲傷會影響人們思考和處理信息的方式。喪親者可能會反覆與不能控制地想起逝者,亦有機會體驗到與逝者有關的入侵性想法或影像。其他可能出現的反應包括難以集中注意力及作決定、記憶力下降、否認經歷失缺的事實,或會有一種不真實感。此外,自尊心降低和自我責備也是常見的反應。
經歷喪親後,喪親者可能會出現行為改變。哭泣是最常見的反應;有些人可能會退出社交活動,避免觸景傷情,或會表現得過度活躍和不安。
我們也可以從身體症狀中找到悲傷的影子,如疲勞、睡眠困難、食慾不振、頭痛和內分泌變化。有些人還可能會出現與逝者相似的身體症狀。
值得注意的是,悲傷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體驗,而每個人的經歷都不一樣。悲傷的表現和程度可能因人而異。作為專業同工,我們必須理解和接受這些差異,並相應地進行個人化的評估和支援。
雖然悲傷是對喪親之痛的自然反應,當反應極端並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,它可能成為問題。世界衛生組織的《國際疾病分類》第11次修訂版(ICD-11)和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的《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》第5版文本修訂版(DSM-5-TR)已將延長哀傷障礙(Prolonged Grief Disorder, PGD)視為一種獨特的疾病。
ICD-11將PGD描述為 「一種持續和普遍的悲傷反應,其特點是對逝者持有不斷的思念或持續的思想充斥,當中亦蘊含強烈的痛苦」(Prigerson, Kakarala 等, 2021),並提供了有關痛苦情緒的例子供參考。 PGD的診斷亦基於悲傷反應的持續時間,它所持續的時間應至少6個月,亦應超出社會和文化規範。此外,悲傷反應有導致喪親者的個人生活、家庭、工作或其他重要方面出現重大功能障礙。
和ICD-11不同,在DSM-5-TR中,PGD的診斷時期是喪親後起碼12個月(兒童為6個月)(Prigerson, Boelen 等, 2021),但DSM-5-TR和ICD-11兩者都視喪親者對逝者的持續思念和思想充斥為PGD的主要特徵。除此之外,DSM-5-TR亦定下了一些額外的診斷項目(喪親者在8項條目中應至少達到3項)。相似地,ICD-11和DSM-5-TR都認為PGD悲傷反應持續的時間應超過社會和文化規範,而喪親者必須有明顯的功能障礙。
除了悲傷反應之外,喪親之痛可能會導致多方面的影響。ADAPTS 善別輔導模式 (Chow, 2017) 提出,喪親影響應該包含以下六個層面的影響:
因此,要更準確了解喪親者的狀態,我們要涵蓋全面的評估內容。